【看图说话】泰国经济现象浅析----泰国没有淘宝店(4)

【看图说话】泰国经济现象浅析---泰国没有淘宝店(4)




   既然大家这么关注淘宝话题,那么这里额外插一段,聊聊淘宝。

  “petersaopaulo ”同学说“淘宝的这种发展路径,完全是野路子”,其实我看来完全不是。淘宝走到今天这一步,可以说完全在马云的计划和意料之中,所以我一直在盛赞马云不光有ET的外形,还有ET的智慧。

  淘宝如何起家,山寨EBAY,前面说过不重复;主要市场是什么,前面说过不重复。杭州记性好的同学,应该还记得在2005年的时候杭州好多公交车站广告牌上,都有淘宝的广告。做广告很正常,不过记得当时的广告好像叫选什么“淘宝之星”还是“明日之星”,什么意思??就是选谁在淘宝上开店表现最好,其实潜台词白痴都懂,就是“大家快来淘宝开店,这里的钱白赚”。

  对付天呀朝的群众,一是要“免费”,二是要“利诱”,归根结底,“免费”也是一种“利诱”。点解??因为天呀朝群众贪婪。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前面说的在天呀朝实体经商不易,做小贩摆地摊吧,城管时不时要来扫荡,运气不好,一套伏虎拳下来,“革命本钱”吃不消;租铺开店吧,租房、办证、各种手续各种部门……对了还有天呀朝奇葩的高额“转让费”(这个以后有机会再结合泰国的情况细聊),店未开,皮先脱。前面又说了,天呀朝这种经济欠发达的社会,又确实需要小商贩小生意人经济,来供大把空闲时间磨牙花的群众实现自我价值。所以淘宝切入市场,定位很准,表面看是C2C,其实就是B2C。

  你们有没有见过在网上C2C卖自己的二手货卖成“明日之星”的??

  淘宝的大量广告宣传,让当时无数的苦逼宅男宅女们,认为自己找到了苦逼创业的春天。所以我在问觉得“泰国也有淘宝店”的数据党,不论美国还是泰国,有多少群众是热衷于投身“网络开店”,做“网络个体户”的??外国的电子商务,中小商户数量有多少??数据党百度不出来,于是装便秘,这个就不搭理他了。

  当年浩浩荡荡杀进淘宝“免费”创业的群众,数以百万计。在天呀朝,享受“免费”的群众,其实付出的代价远比“免费”得到的要多,远的,问问当年“免费”分土地的群众;近的,看看“免费”进驻淘宝创业的B2C小卖家。

  马云烧大把的钱,“N年免费”的让小卖家们在淘宝上倒腾,不图别的,就图人气,俗称赔本赚吆喝。在网络世界,流量就是一切。马云要是当年淘宝一开张,就做什么“淘宝商城”,看谁尿他??但是一开场先拉来苦逼小卖家,人气就上来了,点解??你想到淘宝开店的,都是想挣两个散碎银子花花的,小店开张,自然要人来逛,于是满世界做宣传,不在话下。上百万的淘宝小卖家,无疑就是马云上百万的免费双脚宣传机。大家明白了吧,在天呀朝,任何“免费”都是双方的,而且往往作为个体的一方,付出的更多。

  所以淘宝一登场,披着是EBAY的C2C模式,但是走的就是B2C路线,这个和当年披着马克思大衣的那帮高手一样,一个“免费”分土地,一个“免费”开商店,想不成功都难。讨论“淘宝模式”是C2C还是B2C,那都是伪命题。

  淘宝用户达到了一定规模,于是马云后面的规划就开始出现了。先是变相开始收费,提高淘宝开店的门槛。点解??因为卖家市场太过旺盛,鱼龙混杂,不利于固定买家市场。满街看着商家多,但是卖葱的卖蒜的,卖假冒伪劣的太多,买家自然缺乏吸引力。于是提高门槛,政策倾向于有实力的大卖家,什么皇冠店双皇冠店,也是在这个时候大量脱颖而出,占据淘宝大量销售额。商品质量也上了一个台阶,开始吸引大量同样在实体商品流通渠道(商场、超市)苦逼购物的买家。至于到现在,水到渠成,开商城,淘宝终于有了足够大的底牌(流量和客户群),来和商业零售巨头叫板谈判,这个才是淘宝一早就规划好的B2C的正途。所以现在淘宝为什么要分拆,为什么要凭空搞出个天猫来,就是要和以前的淘宝大集市切割,个中缘由,不解释。

  至于数年前被淘宝宣传吸引到淘宝“免费开店”的苦逼小卖家,多少人满怀憧憬,多少人“专职淘宝”,能成功出线的,少之又少。个人不管怎么再努力,耗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,真正的商业零售巨头一来,就全是药渣。其实马云也一早就给这些人规划好了药渣的道路,所以说淘宝是怪胎,并不为过。

  话题再扯回泰国。

  你去问问泰国人民,你开个“泰国淘宝”,让他们去网络开店创业,看看有没有人去做??泰国人民会觉得你是在搞笑。因为如果他们要经商,没资本的到处做小贩,有资本的自己开小店,加盟连锁店。泰国是土地私有的国家,要开店,自己买块路边的地皮盖起房子就开张,泰国很少有天呀朝那种被驱赶在一起密集形成的“步行街”,当然也就很少有天呀朝那样的天价商铺。泰国开小店的群众,往往都是沿街的town house,上面住家,下面开店。这些就涉及到土地私有的话题,开说又太复杂,以后有时间再聊。

  【图片】在泰国 很多这样的几十上百年老店 不论大小 土地私有店铺稳定是一方面 商业消费环境正常 又是一方面


明天是清迈的水灯节,清迈最漂亮的节日。今晚就辛苦一下,把明天的功课交了。

  前面聊到了淘宝,也聊到了淘宝的药渣。其实电子商务是科技发展的进步,但是淘宝的做法非常的不厚道。因为吸引年轻人满怀憧憬的来“网络创业”,最后安排的是“药渣结局”。为何这样说,因为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,在而今资本流通与信息传播非常发达的社会,任何微小的个体都无法正面去挑战商业零售巨头,一旦商业巨头、品牌专卖这些强势介入网购市场,“网络创业”的小商小贩就是药渣。

  现实中的小商小贩,走的是群众路线,贩卖的是瓜果蔬菜、针线布头,这些低价值商品,放到电子商务,就完全没有丝毫优势。例如保鲜就不说,运费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。所以网上的小商小贩,能贩卖的,也大多是高价值的制式商品,如服装鞋帽、电子产品等,规模庞大的零售业巨头一来,自然灰飞烟灭。

  这些我都知道,马云会不知道??他为何这么做,前面有说,自行复习。只可怜那些脑子里做梦,认为在小镇开个贩卖大路货的网店,客户就面向全国,那只有药渣的命。

  实体商品流通领域则不同,虽然几大商业零售巨头,如沃尔玛、家乐福、Tesco等也囊括了大部分市场,但是,实体商品流通有服务距离。我前面说了,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信息迅速,而实体商务的优势在贴身服务。虽然大型连锁超市价廉物美,商品丰富,但是也不是身边随时都有这样的超市。所以这个市场,7-11这样的二十四小时便利店就迅速补充,当然,7-11便利店也属于商业巨头性质。在商品流通领域,只有规模才能出效率和利润,不论是网上还是网下,各位同学切记。

  电子商务则不同,没有实体商务的距离差异,不论小店还是沃尔玛,都是鼠标一点就打开。所以电子商务完全就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垄断模式。但是不管是美国还是泰国,有健康成熟的实体商品流通渠道做支撑,电子商务只是一种信息补充的辅助手段,天呀朝不同,电子商务反客为主,大行其道。原因之一就是天呀朝实体商业环境的极度恶劣,但是这样电子商务的畸形发展又会加剧实体商业的恶化,这样网络和实体,沿海和内地,整个商业体系严重失衡。具体有什么后果,前面说了,师母已呆。

  那么说,在泰国,就没有群众开开小店做做小商铺??有。但是Tesco Lotus卖什么,你卖什么,不行。7-11卖什么你卖什么,也不行。泰国的个体商铺,基本就不怎么涉及商品流通领域,主要是服务性行业。例如餐馆、咖啡屋、点心店、理发店、民宿等等,也有卖特色商品的,如清迈盛产木材,专门做木制家具和工艺品。

  泰国人民开开小店,很轻松。很多餐馆店家,经常下午4点就关门休息,周末节假日更是门都不开。这些得益于土地私有制度,另外也得益于前面说的,泰国全国免费便捷的公路网络,以及成熟稳定的商业消费力,这些打算以后下一个话题再讲。

  【图片】清迈有很多这样的实木家具工艺作坊 就沿着便利的公路网开店 泰国的公路不仅仅是免费那么简单 还有对生活以及商业模式有很大的影响 至于天呀朝想开店的各种苦逼环节 网络一搜一大把 这里就不一一累述了

 LZ刚过完清迈的水灯节,先放几张照片,接下来有时间,再继续聊正题------泰国的超市和购物中心。


楼主归来,继续正题。

  前面和大家聊了泰国商品流通渠道中的小贩、集市、便利店,那么今天开始和大家介绍泰国的大型超市。大型超市是指Hypermarket或者Supercenter,不了解的同学请自行找度娘。

  看了上面很多同学的回复,好像觉得,拿泰国来和堂堂天呀朝相提并论,是否没有可比性??这里想一下也是。那么我们这样,就拿天呀朝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省来和泰国比,这样就更直观得多,也能满足一下数据党的大脑生理需求。

  广东省是天呀朝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,人口1亿零300万(2010年),而泰国人口6300万(2010年),那么在广东这个1亿多人口的省份,拥有多少大型超市呢??简单查了一下2010或者2011年的数据:

  沃尔玛 41家(2011年)、 家乐福 19家 (2010年) 、Tesco 9家 (2011年)、大润发 4家 (2011年)、 沃尔玛旗下好又多 28家(2011年)、 麦德龙 9家(2011年),
  国内算得上大型超市的世纪联华,广东的Supercenter数据不详,数据党完全可以补充。另外还有就是泰国正大集团(CP)的卜蜂莲花,广东有16家(2011年)

  这样统计一下,广东省大约拥有大型超市143家(缺世纪联华),考虑对比的公平,泰国也就不把Makro(万客隆)统计进去。

  而借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,进入泰国市场的Tesco,和泰国最大的商业集团正大集团(CP)合资,经营泰国目前最大的连锁超市------Tesco Lotus(乐购莲花),有趣的是这两个商业集团在国内却是两个外资大型超市。2011年Tesco的海外业务简报显示,在泰国的门店为782家,其中Hypermarket有88家,员工3万8千人,年销售额28亿4千万英镑。相比2011年Tesco在大陆的门店为105家,员工2万7千人,年销售额11亿4千万英镑。

  和Tesco Lotus具有相同实力的,还有法泰合资的BIG C,2011年以355亿泰铢收购家乐福在泰国的全盘业务之后,Hypermarket扩张到103家,年销售额也超过1000亿泰铢。

  2011年,泰国Tesco Lotus和BIG C这两个零售集团加起来的大型超市,就超过190家,而广东七个零售集团加起来的大型超市,只有143家;照这个数据,广东大约每70万人口拥有一座Hypermarket,而泰国大约每33万人就拥有一座Hypermarket。

  当然,以上的数据只是一个大概,但是泰国是在和一个经济占据天呀朝八分之一的经济强省相比,侧面可见泰国商品实体流通领域的发达和成熟。

  【图片】泰国罗勇府(Rayong)的Tesco Lotus。



【图片】泰国清迈府(Chiangmai)的BIG C

泰国的Hypermarket,单先给你看看购物停车场的规模就够了,也希望数据党转化为图片党,也放放生活的城市身边的“新一佳"超市自拍照片上来,做个对比。

  【图片】泰国清迈府(Chiangmai)BIG C的购物停车场


回到正题。

  一开篇就说了泰国基本全国免费的公路网,因为这个对泰国人民的生活模式影响很大。当然,也就影响到了泰国的商品流通模式。

  为何这样说??

  维基百科给出的2011年泰国汽车保有量,每千人拥有汽车165辆;而人均GDP差不多的天呀朝,刚好是泰国的一半,2011年每千人拥有汽车83辆。如果在考虑进去天呀朝庞大而神秘的公车数量,相信普通民众的汽车保有量还要降低很多。

  泰国平均每6人拥有一辆汽车,再加上数量高达2000万辆左右的机车,所以泰国人民很少密集的居住在城市中心。都是每隔10来公里,就一个生活区这样分布。泰国也除了曼谷之外,很少有人口密集的大都市。如此高的机动车(汽车和机车)保有量,密集在大都市只有一个结果------拥堵,所以曼谷市区的堵车,各位同学自己慢慢体验。

  泰国人民生活区分散,所以商业零售企业的Hypermarket也很少建设在城市中心(曼谷除外)。因为泰国人民,出门采购都是自己开车,Hypermarket建设在城市中心,必然带来拥堵不说,而且虽然泰国土地没有垄断,不像天呀朝寸土寸金,但是毕竟中心区域的地价,还是要昂贵很多。所以泰国的Hypermarket往往都是依城市周边的生活区而建,主要是在城市交通主干道上,保证消费者来购物的交通便利。另外一个,就是需要拥有规模很大的购物停车场。

  很多同学问过我,泰国城市怎么区分市区和郊区,我告诉他简单,只要开车10分钟内,能找到Tesco Lotus、BIG C或者Makro一类的Hypermarket,那都是市区。

  ***不同,因为政府首先的人为规划,就是人口密集的城市;这种官员的嗜好和那些看见高楼大厦就兴奋激动的愤愤差不多,不知道是不是上下传染。人口密集也不算坏事,起码对于实体商业来说是好事。但是天呀朝还有个问题,就是人均消费力低。点解?例如上面的数据,天呀朝和泰国表面上人均GDP差不多,但是汽车数量却少一半。因为这个GDP和收入不是一回事。所以天呀朝看着人头多多,其实民众(注意这里指普通阶层)消费能力并不强,俗称旺丁不旺财。

  这个看Tesco在2011年海外业务简报上也能体现出来,Tesco在泰国员工3万8千人,年销售额28亿4千万英镑;在天呀朝员工员工2万7千人,年销售额11亿4千万英镑。泰国平均每位员工的年销售额为7.47万英镑,而天呀朝人均4.22万英镑,同样仅仅只有56%。

  所以在天呀朝,要支撑起Hypermarket这样的大型超市并不容易。在天呀朝的Hypermarket往往选址都在城市中心的商业区,这里人口密集,人流量大,可以支撑起Hypermarket的销售额。但是这样又遇到一个问题,就是城市中心的土地和房租成本太高,无形中大大加剧了销售商品的流通成本。

  而对于天呀朝的消费者来说,去一趟这样的Hypermarket也并不是容易的事。开车吧,市中心交通拥挤,而且停车位紧张,搞不好路上花的时间多过采购时间。乘坐公共交通吧,要是大包小包的采购了,还得一头是汗的拎回来。Hypermarket的出现,本来就是给民众提供便利和便宜的购物环境,但是在天呀朝,这方面能体现出来的优势就并不明显。而网购对于天呀朝民众来说,不需要出门挤公车,不需要满街找车位,只要网上看好下单,快递就送货到家,而且无形中还减少了Hypermarket在城市商业区昂贵的房租成本,自然心里乐得开花,高呼网购代表一切先进生产力。

  但是在泰国,Hypermarket里面销售的东西,需要了,开车出门,10分钟就到。眼见手摸,选好称心如意的,付款提货,装车走人。你要让他去网上选购Hypermarket里销售的东西,泰国人民还是会觉得和叫他们去网上开店一样------纯属折腾。

  【图片】刚好去清迈Hangdong路的Makro采购 停车场的工作人员在指挥交通。



【图片】在Makro采购完毕的泰国人民


数据党不耐逗,一逗就急,口口声声说不要光谈现象要数据,你真和他掰数据,他就装便秘。楼主拿天呀朝经济最强劲、官方GDP是泰国两倍的广东省为代表,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7个国际商业零售集团在广东省的Hypermarket数量(143座),对比泰国2个国际商业零售集团的Hypermarket数量(191座),只是说明一个大概的现象。数据党就觉得,不把广东的边角数据收罗完,就是不对。问他既然不同意这样比较,那也给个数据出来反驳??数据党又嗯嗯嗯了半天装便秘。让我想起一个笑话,有人写下一句:月光一片照姑苏;另外就有人跳出来说:难道月光只照姑苏??不照其他各地??数据党脑子思维也就是如此,除了抬杠,没其他什么东西。

  拿“营业面积2500平米”来逗数据党,可惜就这样他吭哧半天也没个数据出来。其实在泰国,不论是Tesco Lotus还是BIG C的Hypermarket,绝大部分都是连停车场占地数万平米的独立建筑,里面包含了衣、食以及日常用品在内的大卖场以及银行、餐厅、娱乐等服务设施。泰国发达快捷的道路网让周边10余公里内居住的居民都能很便利的抵达这些Hypermarket进行采购。

  介绍泰国的Hypermarket,还是上图是王道。这个清迈府的Tesco Lotus的Hypermarket里楼主家大约2公里,5分钟车程就能到达。至于Tesco Lotus的价格,楼主以前的帖子里有很多,请自行复习。

  【图片】泰国的Hypermarket 通常都是这样位于城市干道上占地数万平米的独立物业 停车场提供数百到上千个停车位 方便周边驾车前来采购的居民。


 【图片】这样的Hypermarket 里面基本都有银行、MK餐厅、KFC快餐店以及其他一些服务设施 有些Hypermarket也会提供一些汽车展台给汽车销售商





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